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小小课堂传递城市温度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1-07-05 15:31:06  编辑:陈晗子 作者:钟珊珊

  “画——画——书画——张大嘴巴,书画——真棒!”近日,南昌市湾里管理局站前街道洪崖社区“四点半课堂”上,志愿者正在引导植入了人工耳蜗的5岁女孩思思(化名)练习发音。而这样的场景,在这里已经是常态。

  洪崖社区自2016年起就开设了“四点半课堂”,每周二至周五下午4点半至5点半免费开放,起初只是为了方便周边居民,让他们不用出社区,就有人免费帮忙看管孩子、辅导作业,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自从2018年底开始,“四点半课堂”来了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都是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治疗、在辖区江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做康复训练的3至7岁儿童。这些儿童大多是外地过来的,因为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就由家人带着在洪崖社区周边租住。

  由于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每天只有一节免费康复训练课,这些儿童如果想要接受长期系统的训练,则意味着需要额外缴纳学费。为此,洪崖社区通过多方努力,联系到豫章师范学院湾里校区(原南昌教育学院)在校生,作为“四点半课堂”的志愿者,利用他们在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为这些儿童提供免费的康复训练。随着参与的志愿者日益增多,老师和儿童之间基本可以实现一对一结对辅导。如今,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来到洪崖社区“四点半课堂”,最多时有20多个,待的时间最长的达两年多。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日复一日的康复训练,以及绘画、音乐方面的课程,一些原来有些内向甚至自闭的孩子渐渐变得活泼开朗了。

  不在家乡,胜似家乡。在洪崖社区“四点半课堂”,不少外地过来接受康复训练的儿童,从一天一小时的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据了解,自开办以来,洪崖社区“四点半课堂”已帮助和服务200余人。

来源:江西日报
相关新闻
江西文明实践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实践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实践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实践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江西文明实践网 电话:0791-86847838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