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聚焦农村留守儿童美育与成长需求,近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合暑期,深入九江市永修县艾城镇,开展以“美育浸润童心,青春助力成长”为主题,为期一周的暑期托育培训班。团队以艺术为媒介,通过手工创作、体育互动、墙绘美化、绘画教学等多元形式,为乡村留守儿童搭建成长陪伴平台。
据了解,该团队以艾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阵地,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志愿者们化身“美育导师”,指导孩子以笔绘心。从构图设计到色彩运用,耐心引导留守儿童抒发内心世界。一幅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通过艺术创作拓宽认知视野。美育滋养下,乡村孩子的成长愿景愈发清晰,艺术表达能力持续提升。在手工活动中引入创意教学。彩色扭扭棒、彩纸等材料化作创作载体,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们围坐协作,引导孩子将想象力转化为具象作品。从花朵造型到动物形象,每一件手工作品的诞生,不仅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更在“教与学”“帮与助”的互动中,建立起情感联结,让艺术成为传递温暖的纽带。
同时,该团队还进一步推动暑期托育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深入辖区各村文明实践站,聚焦乡村环境美化,携手留守儿童开展墙绘创作。以“中国梦·乡村童趣”为主题,师生与孩子共同构思设计,用颜料将墙面变为艺术画布。孩子们的小手印化作绿树繁花,色彩斑斓的图案点缀村庄,既提升了村容村貌,更让孩子深度参与乡村建设,以艺术实践厚植乡土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播撒美育种子。
此次暑期托育班,是艾城镇围绕“校地共建”,赋能基层治理的一次大胆尝试。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构建“专业赋能+情感陪伴”的关爱模式,有效填补留守儿童暑期成长陪伴缺口,为其提供艺术启蒙与心理支持。后续,艾城镇将深化“校地合作”发展规划,丰富实践育人机制,构建“长效化、专业化”的关爱模式,持续输出青春动能,以美育浸润与人文关怀,筑牢留守儿童成长守护网,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江西文明实践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实践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实践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实践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江西文明实践网 电话: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