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航梦支溪”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学院团委书记、副书记的带领下深入资溪县鹤城镇排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青春之我服务乡村振兴,在赣鄱大地上留下了坚实的奋斗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激扬青春力量
在排上村,实践队来到老党员董吕锋、吴国兴的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实践队成员深切体会到了他们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的坚守。
在高阜镇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实践队成员重温了革命先辈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坚韧不拔与英勇无畏。学院团委书记在现场讲授微党课。
在资溪县博物馆,实践队成员通过展品、图片、文字,系统了解了资溪的历史沿革、民俗文化与发展变迁,感受到当地人民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
在烈士陵园,实践队成员肃立默哀。在事迹陈列区,他们深入了解了资溪籍烈士的英勇事迹。
情暖童心港湾,守护成长未来
实践队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核心任务,在排上村童心港湾开展了防诈骗知识宣讲、安全知识主题宣讲、推广普通话宣讲、航空航天知识宣讲、物理科普实践课堂、非遗漆扇制作等一系列特色活动。通过趣味问答、案例讲解、模拟场景以及创新小游戏,孩子们在互动和沉浸式体验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提升了自我保护意识,实践队也在此次活动中展现了服务社会、关爱儿童的责任担当。
科普浸润乡村,文明新风入心
实践队深入排上村,逐户进行法律和安全知识的宣传科普。实践队成员通过发放反诈宣传册、解答村民法律疑问、结合居住环境与生活特点讲解防火、用电、防溺水安全要点等措施,以入户宣传的方式将法律、安全知识送至群众身边,确保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筑牢乡村安全屏障。
同时,实践队成员与村民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大家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向村民们讲解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为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注入青春动力。
躬耕乡野沃土,体悟劳动本色
在排上村玉米种植基地,实践队投身翻土、播种、灌溉等全流程劳作。田间地头间,队员们躬身实践,在挥汗耕耘中锤炼实干本领。汗水浸透衣衫,滴落土壤,不仅浇灌着待生的玉米苗,更让大家深刻感悟农耕劳作的辛劳与光荣。
在葡萄园基地,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院长李冰颖一行人与实践队成员在一同学习了种植知识、采摘技巧后,开始了清理枯叶、采摘葡萄的劳作,深切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
探访产业新路,解码绿色振兴
在竹科技博物馆,从实用物件到创意艺术,竹子的多元应用,让实践队成员惊叹于翠竹蜕变为艺术品的构造之美,深刻领略到竹科技的创新魅力与广阔前景,领悟到“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这一发展理念。
在面包产业园,实践队成员近距离观摩资溪面包的现代化生产流程与严谨工艺。在专题展厅内,资溪面包从创业起源到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历程,让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县域特色产业对品质的坚守与创新的重要性。
院长李冰颖指出,资溪是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协同的高质量发展典范,要鼓励实践队成员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未来实践中去。
青春飞扬展风采,凝心聚力谱华章
在花儿写生基地,实践队成员倾情呈现“逐梦资溪,青春启航”主题文艺汇演。歌曲《祖国不会忘记》《错爱》《传奇》,朗诵《灯火里的中国》《青春足迹,筑梦资溪》,舞蹈《扣扣炫舞》《彩云之南》,大合唱《我们的明天》《歌唱祖国》。
八天资溪行,“航梦支溪”暑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园区、红色场馆、民族村落,在理论宣讲、政策宣传、安全教育、志愿服务、专项调研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江西文明实践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实践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实践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实践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江西文明实践网 电话: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