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将公益服务“快递”上门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15-04-20 09:17:25  编辑:李芳 作者:罗捷
    目前,江西公益创投活动正在开展,记者注意到,大部分组织在制定公益项目时,围绕民生保障类和社区公益类项目类型要求,定位本组织项目方向。而较成熟的公益组织则试图转型成为社会管理类服务平台。日前,记者从南昌市崛美行动公益发展中心了解到,今年该组织将推出一个公益物流项目,用物流思维做公益,这在以民生服务类项目为主的公益项目中,显得独具一格。■信息日报记者罗捷/文

  案例:家住太远,他错失圆梦机会

  小智是南昌湾里区太平镇一名留守儿童。“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画家,但是村子里没有懂画画的人,所以到现在我也没有摸过画笔。”小智说。

  记者了解到,2014年,南昌市崛美行动就曾开展过彩虹工程公益项目,关爱留守儿童。彩虹工程中就包括教孩子们学习国学以及绘画。但是,由于小智的家距离彩虹工程基地较远,最终小智没能如愿参加第二期彩虹工程学习绘画。

  破局:用物流思维打破空间局限

  对此, 崛美行动副秘书长周倩说:“交通不方便,我们无法保证孩子的接送,小智因此没能在这里圆画画梦。所以今年我们提出公益物流的思路,希望成立一个公益物流项目,解决目前公益项目辐射范围窄的问题。”

  崛美行动负责人阎志强对记者表示:“打破公益空间局限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公益物流,把公益服务送到百姓家里。”

  争议:有人点赞、有人质疑

  什么是公益物流?对此,阎志强打了一个比方:传统物流是运货,公益物流则是运服务。平时快递师傅打电话都是说:“你的快递到了,快来签收。”而公益物流的“快递师傅”则是问:“你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我来帮你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联系好了,我们把爱心服务给你送到家。”

  不过对于公益物流,也有一些公益人士提出质疑。“公益物流会造成社会资源过度集中,让一些弱小的公益组织更难以发展,影响公益界多样化发展平衡。”公益人士秦川(化名)说,“作为一个公益平台,意味着要融合许多公益服务,这其中不能排除存在相同服务性质公益组织之间的竞争”。

来源:中国江西网
相关新闻
江西文明实践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实践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实践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实践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江西文明实践网 电话:0791-86847838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