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婺源旅游志愿者:维护景区秩序重要“正能量”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14-05-04 11:06:18  编辑: 作者:

“五一”小长假期间,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江西婺源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自湖北、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自驾车随处可见。婺源的主要景点内,常可看见穿着红马甲、戴着红帽子的志愿者。

  “我们协会有30多名志愿者在各大景区,协助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维护景区秩序。”婺源志愿者协会会长程丹说。

  这些志愿者中,有学生、上班族、商人和手艺人等各行各业人士。除了为游客指引旅游线路、协助疏导交通外,他们拾捡游客乱丢的垃圾,并提示游客不要攀折花木、随地吐痰和破坏公物等。

  志愿者之一的戴香华是婺源江湾镇人,平时在江湾景点内经营旅游商品,“在景区常看到一些游客攀折花木、随地吐痰等行为,我就主动申请报名成为志愿者,约上几个朋友一起来维护景区环境。”

  国内很多景区都活跃着一批这样的志愿者,由于所在地是景区的特殊性,志愿者除了提供帮扶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服务外,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协助维护景区秩序上。

  在位于山东的著名旅游景点泰山,每逢节假日,泰安市公益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都会到泰山志愿服务,他们在游客聚集地设立便民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咨询、医疗服务。

  说起这份“副业”,泰安市公益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蒋永哲很骄傲,“我们的工作有助于提升泰安的城市形象,提高泰山的知名度。当游客需要帮助时,他们更愿意询问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

  “看到我们志愿者协助维护景区环境时,游客中有尊重的,也有不理解的。”程丹说,“一些游客看到我们在拾捡垃圾很受触动,会对我们报以微笑,把垃圾拿在手上,等找到垃圾桶后再扔,并告诫自己孩子不要乱扔垃圾,甚至还有人专门跑过来说他们也想当志愿者。”

  但有些时候,志愿者们不仅不被尊重,还会遭受非议。“有的游客说我们是政府部门花钱请来的,也有游客对我们指指点点,说我们是‘作秀’。”程丹颇有些无奈地说,事实上,志愿活动的交通费、伙食费都是志愿者自掏腰包。

  今年4月上旬,一些游客攀折油菜花做花环,志愿者上前阻止,被游客反问“田又不是你们种的,你们多管什么闲事”;还有一些乱扔垃圾的游客看到志愿者过来,以为是景区管理人员过来罚款的。“讲理的能够被说通,自觉捡起垃圾;不讲理的说不通,反而会谩骂我们。”戴香华说起他的遭遇。

  蒋永哲的心里也有一些遗憾,每逢节假日,大多数人都将关注点集中在景区来了多少游客、游客丢了多少垃圾等,没有多少人注意到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志愿者其实很不容易,他们牺牲了休息时间,为大众提供志愿服务。”

  对于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志愿者有他们自己的看法。“有些游客并不是故意要乱扔垃圾的。”程丹说,“很多景区的垃圾桶、卫生间不像城市街头那么醒目,往往设计很个性,游客常反映说辨认不出来,路过了都看不见。我觉得要相互理解,游客素质需要提高,景区也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开展志愿活动,程丹他们开始在婺源的每个乡镇发展志愿者小分队,征集当地热心公益的人士参与。“下一步希望能多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联动做好景区的环境维护工作,共同引导游客文明出游。”程丹说。

来源:新华网江西频道 程迪、高洁

来源:
相关新闻
江西文明实践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实践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实践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实践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江西文明实践网 电话:0791-86847838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